早教應該「教」些什麼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早教應該「教」些什麼

2014年11月08日 人際關係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56 ℃ 次

一提到早期教育,很多家長都會想,一定要“教孩子點什麼”,否則好像就不是早期教育了。早期教育到底應該“教”什麼呢?

疑惑:我們身邊的早期教育誤區

早期教育,是相對於學齡期以後的教育而言的,應該遵循從嬰幼兒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來開展。但是,現在很多早期教育的內容,卻都是以讓超越年齡孩子階段的提前學習為主。比如過早地讓孩子學認字、學算術、以及其他一些超前的智力開發等等。

教育的本質有兩個,一是教孩子做人;一是教孩子思考方法。而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的壓力,很多家長一看到“教育”二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為了考試而刻苦學知識。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早期教育”機構,就是迎合了家長們這樣的心理。很多早教班和早教書籍的內容,都圍繞著過早的智力開發和以認字算術為主的抽像學習來展開的。這是一個誤區。

人類大腦的發育,是在5歲後,才會進入永久記憶期,這個時候開始為抽像的智力學習做準備,是比較適合的。而且,孩子在經過對身邊真實事務的充分接觸和體驗,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對抽像符號學習的敏感期,如果把這個學習時間人為地提前,不僅事倍功半,而且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發育和發展。

關註:家長對早期教育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有些急於讓孩子學習抽像知識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智力開發可以超越自然規律。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發展的必然規律,人類的發展也是一樣,決不能超越自然規律。我們現在用的語言、文字,科學知識、以及互聯網技術等等,也都是人類自然發展出來的結果。比如文字,從最早的圖畫到象形文字再到文字的進化過程,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這個過程和我們每個人個體的思維發展過程也是一致的,我們的孩子,都是先自發地塗鴉、然後認識圖形、再發展到對抽像文字的認識。

而且,就像我們現在提倡吃綠色食品而不是用農藥和激素催產的蔬菜和家禽一樣,違背規律對正常的發展是非常不利。正因為現在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太多,我們的地球正在遭受嚴重的破壞,最近幾年裡接連發生的很多罕見天氣災害,就是地球在給人類違背自然的做法敲警鐘。

我們總是無比痛心地聽到,學校裡有孩子因為不堪學習重負而走上絕路這樣的事,此外,每年還有大量處於學齡期的孩子厭煩學習、沒有學習動力、成績和智力下降等等。

其實,孩子天生就是“愛學習”的。為了能夠為孩子將來的學習奠定一個好基礎,早期教育絕不是提前讓孩子學抽像知識,最根本要做到的應該是——讓孩子能夠自發地學習。

關鍵:早期教育應遵循的三個原則

早期教育到底應該“教”孩子什麼呢?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特點,具體做法也應該因人而異,這這裡,我們先談談最重要的三個早期教育的核心原則。

(1)首先,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感到自信。

標籤:【早教】【教育】【腥味】【親子關係】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