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究竟是婚姻保鏢還是愛情殺手?
在文章事件的全民大批判的過程中,我們能確定的就是一種感受:無力感。我們無論哀歎世風日下,痛恨男人劣根,還是鄙視「三兒」們的洶湧席捲,甚至人肉詛咒,這些都無法解決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如果衍生為一句話,那就是:靠什麼,維繫、保持乃至發展、提升我們的愛?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的道德是分不同層次,第一層的道德就是對與錯,對應的情緒就是恐懼。這種恐懼和現實中實際要遭受的並無相關,只是因為它來自孩提時代的體驗,所以是非理性的瀕死感。
?
第二層道德是好與壞,對應的情緒是內疚和負罪感。很多中國人都生活在內疚感裡,他們一生的任務就是不讓任何人因為他而受苦。很多人都會這麼勸說想死的人,你死了,你的父母怎麼辦?或者對離婚的人說,你離婚了,孩子怎麼辦?我們這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在這個層面上糾結。無論是出軌者還是被出軌者,其實都在動用同一個思維邏輯。出軌者的邏輯是試圖通過到外面喘口氣,然後讓自己可以更好地忍受讓人窒息的生活,而被出軌者則試圖忘記自己是會呼吸的,來更好地忍受讓人痛苦的生活。兩者的思想資源都是別人的感受大於我自己的感受,甚至無法區分別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分化意味著,我們可以區分什麼是父母的感受,什麼是我自己的感受,進而,我們需要分出層次,也要解決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到底是要為自己負責,還是要為別人負責?
第三種道德就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道德,這種道德的本質就是「雙贏」,對應的詞是「有效無效」。真正的道德在於我們可以探索我們內心。問題是,這個世界沒有人可以幫助你彌補過去的遺憾,這種孤獨,是不可能讓別人為你負責的。這是一個殘酷的道理,也就是佛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幻想有「金盔金甲」的人來救我們,我們幻想有完美的愛人如韓劇裡的男人們來愛我們,但是沒有人可以替代我們去生活,我們必須完成自己的修煉,也不得不去接受一直不能為我們自己所接受的自己。這時,我們才能真實地看到自己,也能真實地看到對方,我們才能坦誠相對,才能理解到對方,才能將脆弱展示給對方看,我們才能不用「其他男人」的標準或者「其他女人」的標準來看待彼此,我們才會發現,情感中最重要的詞不是對錯,其實是「有效」。
只有擺脫了我們各自規定的角色——賢妻良母,或者責任深重的丈夫,不再為了道德犧牲自我,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真正的道德是真正的遊戲規則,它不來自壟斷,而來自協商;不來自單方制定,而來自互動;不來自流水線製作,而屬於vip自定義;不再成為規則的執行者,而成為創造規則的人,這需要我們對愛的規律的探索也需要我們對彼此的接納和肯定。
版權聲明:本文系心靈咖啡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