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你可以成為另一種人生的贏家
剩男剩女,真的是人生中的失敗者麼?不,對於剩女自己而言,她是自己的贏家;至於剩男,他們只是沒有收拾好自己,沒有擦亮眼睛發現適合自己的女生而已。
剩女剩下的是一種獨立人格
周邊的不少女性,畢業於名牌大學,碩士或者博士學歷,往往在找對象上一籌莫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剩女,成為了人們眼中婚姻的失敗者。但是她們真的是loser嗎?
縱觀中國和世界,從奴隸社會到現在,整個社會是一個男權主導的社會,男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往往具有絕對的支配權。所以在古代和近代,無論歐洲還是中國,女人結婚是一個重要的事情,也是擁有社會地位的象徵。因為一旦結婚,也就意味著終身有所依托。《傲慢與偏見》這本簡奧斯丁的名作通過伊麗莎白和珍的故事講出了女性那種希望有所依托卻又能夠得到自由的嚮往。這種嚮往往往被現實無情的擊碎。
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很多富有思想,人格獨立的女性往往得不到幸福的婚姻。但仔細想來,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因為她們選擇結婚的對象根本配不上她們。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女性,結婚就是找一個可以依靠的人,很多女性選擇結婚後在家裡帶孩子,希望過上不用工作的生活。這種女性是很多男性的選擇,因為這樣的女性是最容易取悅的。一個男人只要有事業,有錢,就可以取悅這樣的女性,就可以得到她們的芳心。
但對於那些獨立的女性,取悅她們可沒有這麼容易。首先這個男的不能太笨,要有自己的事業,雖然不是大事業,但至少也要衣食無憂;要有高品位,舉止,談吐不落俗套;長相不能太差,身高不能太矮;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尊重女性的內心,不能有半點大男子主義,還要經常在精神上能夠相互交流。而且最好還要這種男士主動示愛。
滿足這些要求的男士豈不早就被那些一心想結婚的女生給拉跑了。任何一個男士面對那種為了結婚不擇手段的女士都是沒有防禦力的好不好。所以歸根到底,適合她們的男士結婚太早,而剩下的男士基本各有各的問題,一句話就是「看不上」。所以這些女性終於從女生變成了阿姨,最終剩下了。扛不住家裡折騰的,勉勉強強找一個的,最終要麼和小三斗爭,要麼和男方的一事無成而抱怨。
但是她們真的是人生的loser嗎?其實不然,因為這樣的女性早已超脫了需要結婚的這個範疇了。人格獨立的她們不需要依賴任何人,也不需要擔心青春老去,容顏不再,因為她們吸引人的地方往往不是外表。也就是說,她們不需要像大部分女生那樣因為擔心容顏逝去而缺乏吸引了,她們的青春可以一直延續。所以對於她們,結婚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雖然對於她們而言,這個世界上符合她們要求的男性越來越少,但是她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去找尋,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可以體會到人生更多的真諦和意義。可以去這個世界的更過地方,無論是單純的旅行還是艷遇和邂逅,她們的生活的必將精彩。
文章寫到這,大家也應該明白,剩女剩下的是什麼了吧。剩下的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一個能夠和這個男權社會平等交往的通行證,一個時間更長的青春歲月。對於她們而言,可能結婚很晚,可能一輩子也沒結婚。但她們的人生卻不平庸,她們回首時一定會有遺憾,但是這有何妨,和那些連遺憾都沒有發現的女性而言,她們更有意義。
剩男並沒剩,只是沒發現適合自己的女生
剩男,是這個男多女少的時代不可或缺的名詞。男多女少,再加上剩女不少,會算算術的都可以馬上知道,要有很多男士剩下了。所以剩男其實沒什麼可寫的,無非就是,人數不夠了,你就剩下了。
說實在話,身邊的男性剩下的基本沒有,因為如果一個女性30歲還沒有結婚就算是剩女的話,那麼男的可能要40歲左右未婚才能稱之為剩男。這樣一看,你會發現,剩男真的很少。其實大多數人想要說的剩男,是指那些讀完大學還沒有談過戀愛的男生。這些男生工作或者讀研究生之後發現,周圍的人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而自己連戀愛都沒有談過,不由發出一聲長歎,一絲感慨。
這樣的男性多出自於工科院校,在校男女比例從7:1到10:1不等,以各大軍校,純理工科類院校如華科,中科,北航,礦業,地質為代表,有的甚至沒有女的。嚴重的男女失衡導致這些學校的女生標價很高,能夠在這種學校談上真正戀愛的男生少之又少,大部分找了高中同學,初中同學,或者找了臨近學校的。
於是,一種屌絲文化誕生了,男生通過玩遊戲消磨自己體內的荷爾蒙。養成了不注重外表細節的各種粗糙形象。面對異性往往不敢接觸,而且還給自己加上各種各樣的奇葩理由。生活邋遢,缺乏品味,沒有上進心。等到畢業,參加工作了,才發現自己是個loser,不僅情商比談戀愛的低了一大截,智商也沒有高多少。對於這些人,我不想說更多,不是生活遺棄了你,是你遺棄了生活。
還有另外一類人,這類人的細胞裡從來就不缺荷爾蒙,學習,工作上進,追女生也挺帶勁,愛慕者也不少。但可惜的是,自己追求的人總是將自己當作備胎,而自己總是對愛慕者不屑一顧。而且自尊心又特別強,稟著堅決不當備胎的心態,成功將自己追求的對象從此拒於門外。於是,書讀完了,發現女生是追了,但是自己仍然沒有談過一場真正的戀愛。
總結這類男性感情失敗的經歷,無非就是自己認為自己優秀的地方喜歡的人不欣賞。而自己最短板的地方對方最看中。這樣的事例還真不少,相貌身材好的人追求了喜歡Money的;有Money的對方喜歡長得帥的;對人體貼到家的對方喜歡有男子漢氣概的;學習上進的對方喜歡會逗女生開心的。總之,喜歡其實沒什麼理由,不喜歡總是可以找到不喜歡的各種理由。
這類人之所以到如今仍然是戀愛的失敗者,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被一個「色相」迷住了發現美麗的雙眼。你只要觀察這些男生所追求的對象,大多是長得比較漂亮的女生。這類人大都聲稱自己不是「外貌協會」的會員,但其實是這個協會的資深人士。他們希望深入交往的女生必須要具備外貌上的優勢,否則他們總是將這些人拒之門外。
但這樣的男生其實很可愛,他們渴望自己能夠談一場單純的戀愛,他們期待和女朋友在一起的甜蜜感覺。他們其實非常想好好對待自己喜歡的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意的人喜歡什麼,他們做了很多自己認為激動人心的事跡,卻發現在對方看來只是一個笑柄。說到底,你發現不了異性的美麗,異性也發現不了你的長處。
怎麼辦呢?「如果你喜歡一個女生,不是僅僅表現出對她的尊重,而是表現出對周圍所有女生的尊重,哪怕是很小的細節,也要尊重。」雖然說的是一個追求異性的技巧,但仔細想想,如果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方式,發自內心的去尊重每一個異性,你就像具備讀心術那樣能夠瞭解她們真正在想什麼,而不是整天像《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主角那樣,陷入自我的幻想之中。同時,你能認識了接觸更過的異性,而不是停留在自己幻想的小圈子中。
但以上這些還不是你真正得到的,如果你真的認真的去瞭解周邊的女性,你會慢慢發現,很多長相平凡的女生內心有著豐富的,美麗的世界,內心堅韌,體貼他人等等。當你破除自己的「色」後,你會發現天地廣闊,這個世界適合自己的人其實挺多,只是自己之前沒有發現。
說到這裡你會說,講了那麼多,意思不就是說退一步,找個相貌一般的結婚生子。從外人看可能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從自己內心而言,這是一個揚棄得過程。你最終找到的這個人,可能外貌不出眾,可能有各種缺點,但你卻能夠深愛著她的優點,你並不是因為沒人和你結婚而隨便找一個。而是在深入接觸了不少女性後找到的那個與你心意相通的人。(資料來源:簡書,文/大山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