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你喜歡誰
刻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認識你自己」(Γν?θι σεαυτ?ν)。找工作需要認識自己,談戀愛要認識自己,職業生涯發展需要認識自己。實現高效的工作、快樂的生活,都需要對自己有深度的瞭解才能夠有所針對的改進。那麼,我們該如何認識自己呢?今天不談心理測試,只介紹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真正做到認識自己的方法,就是以人為鏡。把與你工作互動最多的5位同事的名字寫下來,你問自己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對於那個你最喜歡的人,你要開始找他很可能不足的地方,而且這些不足很可能在你身上也有,你喜歡她就是因為有親切感,因此這些特點很可能也在你身上。對於那個你最不喜歡的人,你要努力去找他的優點在哪裡,因為只要你能夠找出他的優點,你就會慢慢開始接受他。
我們都是趨利避害的,喜歡的那些人不一定是他們身上有著我們嚮往的品質,也很有可能是對方和你具有一樣的缺點,讓你感覺找到了同類、夥伴,覺得安全所以才會去信賴和依附他們。
武志紅在《為何愛會傷人》裡說,我們常以為,當看到一個人時,我們看到的是容貌、氣質和神情。其實,這只是意識層面上的「看到」,潛意識層面上的「看到」更加關鍵,更加豐富,也更加重要。我們在「潛意識」層面的看到更多的是為了安全而發展出來的投射性的認同,這就會有了「物以類聚」的說法。
以我為例,我喜歡和做事乾淨利落,積極協作的人共事,但是有時候這樣的人會把自己的活也搶過去了,你不知道他這樣是太仗義還是沒有考慮到項目負責人的主導權,心裡多少會有些芥蒂的。反觀自己,其實我也是那種別人說一句「拜託」就會把活兒攬在身上、不會拒絕的人,這樣不以成果、以關係為導向的行為只會更遭,最後兩邊都不討好。
而我討厭的類型是整天說大話卻不見行動成果的人,反過來看自己,說實在的,我也會和好朋友說大話,也有好很多大話沒實現,比如去年就說過要寫「千字文」、要早睡,可是一周都沒堅持下來,真是汗顏。
我所討厭的特點其實就在自己身上。但是,當你仔細觀察一個人在說大話的時候,眼神很亮、充滿激情、很有感染力,這不也是「說大話」人獨特的地方嗎?一個有激情、愛想像的人,試著學習去提升自己的行動力,學會把承諾一點點拆分成可行動的步驟,同樣很值得信任。
所以,認識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與人的互動中去省察自己,可以試著分析工作的時候在部門內部喜歡誰、不怎麼喜歡誰,然後想想從他們身上折射了自己的什麼特點,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無論你是覺得和一些人特別合拍,還是對一些人怎麼都看不順眼,平常心對待。對於喜歡的人不過分癡迷,對於討厭的人不一棍子打死,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去感受、覺察、去分析以及包容,不妄下定論。
在這樣的方式中,我們既認識了自己,也實現了與外界和諧的相處。
【一期一會】
我們無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不明白自己,我們搞不清楚自己,我們的永恆判詞是:「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對於我們自己,我們不是『知者』……
——尼采
(微信公眾號:不止筆記 buzhinote)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