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星星的孩子」的真相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的真相

2018年07月21日 人格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87 ℃ 次

成年就意味著孤獨。——吉恩·羅斯坦

自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孤獨障礙」。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可以看見,卻無法觸摸。今天,就讓我們憑借羅伯特·邁耶的著作《癡迷與癲狂》來還原自閉症的真相。

如你所見,上圖是我們熟悉的小夥伴小明,假如他是「星星的孩子」,情況也許會是這樣:

小明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

2歲那年,媽媽發現小明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開始說話。但是醫院檢查沒有發現他有任何生理上的問題。

時光飛逝,小明5歲了。終於被醫生正式確診為孤獨障礙。但其實從2歲起,他就已經表現出典型的孤獨障礙症狀:不說話,很少有眼神的交流,迴避社會交往,長時間地注視著空中。

他常常因無法說話而遭受到挫敗感。

他能理解別人所說的一切,但無法做出言語反應。替代性的,他只能發脾氣和尖叫,因為這是他唯一的溝通方式。

他渴望擁抱時的壓力刺激,但卻無法接受擁抱,因為伴隨的其他運動和情感刺激是他無法承受的。

也許他的某些表現很出色,但他在語詞概念的理解上總是有困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開始使用視覺化的方法來進行理解。

他也許終生未婚,雖然其他很多高功能的孤獨障礙患者有了成功的婚姻,但他始終懷疑自己是否能夠處理這種關係中複雜的情感問題。

什麼是孤獨障礙(自閉症)?

孤獨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起病時間在3歲以前。「孤獨」這個詞以為著個體無法有效地與外部環境產生聯結。在人們的描述中,孤獨者沉浸在自己的個人世界裡,他人無法進入。

除了小明所表現出的症狀以外,「星星的孩子」是否還會表現出其他的症狀?

研究者發現患有孤獨障礙的兒童還會表現出很多其他症狀,包括行為受阻、重複刻板、情緒退縮、認知損傷,以及異常的特殊行為習慣等。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模仿言語和自我刺激。

模仿言語的兒童會持續重複他人說話中的單詞和短語,而完全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

自我刺激可能表現為多種形式。有些孩子會連續幾個小時坐在椅子上將自己的手在眼前揮舞,還有一些孩子會做出更具傷害性的行為,例如敲打、掐或者咬自己。對這些症狀的觀察使人們猜測孤獨障礙兒童可能對近端刺激尤其敏感,這些刺激對他們來說直接而真實。相反,這些兒童對從物理距離較遠的地方發出的遠端刺激(例如從幾米外傳來的說話聲)反應較少。

為什麼小明2歲就表現異常,而直到他5歲時,醫生才確診?

對於兒科醫生來說,在孤獨障礙的早期做出診斷相當困難,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兒科醫生很少能見到這樣的病例。

總體上來說,如果在1歲的時候出現下列四種表現,就要考慮孤獨障礙的可能性:

(1)無法與他人進行眼神接觸;
(2)總體上的指向失敗;
(3)無法向他人展示物件;
(4)無法將注意轉向被叫到名字的人。

其他普遍能夠觀察到的還有:經常啃咬物件,很少使用視覺信息,很少投入互動性或功能性的遊戲中,以及很少模仿同伴的行動。

為何很多「星星的孩子」會有很高的藝術天賦?

從認知的角度來說,有些孤獨障礙兒童在更廣泛的心理功能受損的基礎上經常會表現出某些「碎片式的技巧」。碎片式的技巧,指孤獨障礙兒童掌握的一些通常情況下只有功能水平非常高時才會出現的能力。數學、藝術以及其他很多技巧都曾在那些總體功能受損的孤獨障礙兒童身上出現。實際上,孤獨障礙兒童通常只覺不到周圍人的哀傷或者其他需求。環境中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引起他們非常強烈的反應。

總的來說,孤獨障礙兒童會對物件或者環境中的某一部分非常著迷。他們的興趣常常投注在那些非功能性並且毫無理由的日常事務中。

「星星的孩子」小明可能會有怎樣的未來?

大部分孤獨障礙患者都會永久性地存在語言和社交技能問題。再加上他們傾向於使用圖形而不是抽像的語詞來思考,這令他們很難參與到通常的課堂教學中。

很多有力的證據表明,孤獨障礙雖然可能造成嚴重的缺陷,但很多患者仍然可以生活得非常具有創造力,甚至非常傑出。

(文章出自羅伯特·邁耶的著作《癡迷與癲狂:變態行為案例故事》)

標籤:【自閉症】【天賦】【脾氣】【孤獨】【障礙】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