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引入當下的生活
(文/John Amodeo PhD,譯/1jianzhipeng)
當我在大學讀哲學家艾倫·瓦茲的《不安全感的智慧》時,我的世界被顛覆了。他非常透徹地強調了一個簡單而令人吃驚的觀點:生命只存在於當下。我們應該活在當下,而不是一味地追逐觸不可及的快樂。
瓦茲說:「假如快樂感總是取決於某種對未來的期望,那麼我們只是在追逐一個抓不住的鬼火,直到我們自己消失於死亡的深淵。」
很簡單,很深刻,但我們是否正過於專注於現在——或者一個關於現在的概念?
佛教心理學提倡,為了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要創造痛苦,而不是正視痛苦。痛苦是一些不愉悅,不舒服的感受——悲傷,恐懼,或者失敗。我們不知道彼此是否相愛,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這些是我們曾經歷的不安全感。活在當下必然要面對人類的陰暗面。
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為了找到一個難以捉摸的安全感。瓦茲建議我們面對不期而至的不安全感,為了讓自己感到安全。
「對安全感的需要和體驗不安全感是一回事。就像屏住呼吸也就意味著失去呼吸。一個追求安全感的社會就如同一場屏住呼吸的比賽,每個人都像鼓一樣緊張。」瓦茲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觀點,是對德國心理學家埃裡希弗洛姆觀點的強化:「我們的任務不是讓自己感到安全,而是有能力忍受不安全感。」
精神上的修行越來越受到歡迎,讓人們意識到要活在當下。人們普遍渴望得到活著的感受,存在的感受以及關聯於別人的感受。
但這樣做有沒有潛在的危險?
活在當下這個概念很容易被誤解。我發現一個趨勢,人們過於活在當下可能會與當下脫節。全神貫注的頭腦旅行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另一個潛在的陷阱是,我們可能會錯誤地認為,活在當下就是不規劃未來。我們還有可能認為經歷恐懼,或傷心的情感會讓我們脫離當下。感受人類情感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有靈性。
活在當下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合理地規劃我們的未來,以及為我們充分感受人類情感提供條件。我們的情感經常發送身體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信號。恐懼可能是在提醒我們要避免某種情況,或者讓我們運籌帷幄。注意在當下出現的感情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可靠的嚮導。
如我書中所說,與火共舞。
「暢銷的精神讀物鼓勵我們活在當下,但它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叫做『活在這裡』——為正在發生的感受和渴望騰出空間。」
如果我們瞭解「活在當下」的意思是為人們充分體驗情感騰出空間,那麼我們可以更輕鬆的體驗生活。瓦茲和弗洛姆表明的那樣,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不安全的體驗。換種說法,人類是脆弱的。生活中的最高的藝術是要找到一種方法與我們的脆弱共存而不壓到我們,而是與我們活著的當下相連接。這種狀態下人們喜歡接受新事物而不是墨守陳規。
與我們的脆弱和諧相處能讓我們更有安全感。我們與生活共進退,而不是與生活做鬥爭。在我們接受情感的同時我們獲得了更多的內心的平靜。
本文經由1jianzhipeng翻譯,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及來源心靈咖啡網,商業使用請郵件聯繫:qiancen of http://www.timet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