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總是「這麼忙」?
(文/Jennifer Twardowski,譯/王鼕鼕)
小時候,我記得大人們總說一句話:「我太忙了。」
他們會說:「我沒空鍛煉,因為太忙了……我沒空旅遊,因為太忙了……我沒空讀那本書,因為太忙了……我沒空干全職,因為太忙了。」
稍大點後,我發現這種現象很奇怪,因為據我觀察,那些大人中沒有一個真正忙得那麼不可開交。我發現,他們每天晚上要花上至少三個小時看電視,看電影,買他們其實用不著的東西,看小說,收發群發郵件。而且,我認識的許多人,他們不僅比這些大人們要忙得多,還做著那些大人嘴裡「沒空」做的事情。
的確,現在是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了,比起上世紀九十年代,這種現象已小有改觀。如今,成年人上網時間更長了,有好幾個小時,他們要不看Youtube視訊,要不在手機上發簡訊,玩微博,刷空間,曬照片,消消樂……儘管人們現在比以前交流更方便了,但「我太忙了」這句老話依舊隨處可聞。
成年後,我們都這樣或那樣地把這個借口在不同場合下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版本。
「我沒空鍛煉……」
「我沒空看醫生……」
「我沒空試這種新吃法……」
沒錯,成年人會有更多的需求,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沒時間」和「沒使勁擠時間」之間還是一定有區別的。
要是有個機會改變生活中的某些東西,或者提升自我,我們當中很多人會在內心進行一番抵抗,而不會說「沒問題,我擠擠時間」。這種內心的抵抗會跟著一句「我沒空」之類的話隨之躍然臉上。
人們之所以在內心抵抗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方面,有些就包括(但不限於此):
·思維定勢:除了工作,我們一般無暇他事。
·害怕改變。因為改變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稍有不適,讓我們改變舊習。
·不願承認自己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可能需要自己做出改變。比如:我們身體出問題了,但不想通過調節飲食來改善,因為一旦如此,那我們就真得面對身體確實有問題這個現實了。
·思維定勢:求助別人會顯得自己很「挫」。
·害怕失敗。
·害怕即使努力了還是「不夠好」。
·思維定勢:我們不值得。
·思維定勢:別人比我們更重要,或者別人比我們更「配得上」。
上述才算九牛一毛!
這些思維定勢亦或擔憂我們都有。但只有勇敢面對這些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讓改變發生。
那麼,如何開始面對這些,並且忘掉那句「我很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呢?答案如下三步:
第一步:承認自己內心確實在抵抗。
最關鍵的就是要能夠認識到,自己內心確實在抵抗。對許多人而言這可能有難度,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讓「我很忙」這種話隨口而出,從不掂量自己的言行。
所以,花點時間反思一下你自己的言行。你真的在抵抗生活中的改變嗎?怎樣抵抗的呢?
第二步:問問自己,「哪些想法或擔憂導致了這種抵抗?」
你害怕改變嗎?你不承認自己需要改變嗎?你害怕自己失敗、自己「不夠好」嗎?去旅行吧!想到什麼就寫些什麼,去用心感受。這樣或許就會找到自己內心抵抗的原因。
第三步:找準時機,行動!
如果你承認了自己內心的抵抗,認清了自己的思維定式和擔憂,那就規劃個時間,好好去做自己一直在拖延的事,行動吧!
一旦你行動了,那就堅持下去,並關注自己的感受。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在你腦海裡作怪。是因為你一開始鍛煉,就一直感覺自己「看起來很可笑」嗎?你本已決定重拾畫筆了,但又會想到很多「我畫不好,我肯定會搞砸的」之類的話,是因為這個嗎?
對於自己時不時的感受,直接面對就好,但不要太在意。別在這些想法上浪費一點時間。直面它們,把它們留在回憶裡,繼續行動吧!
本文經由王鼕鼕翻譯,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及來源心靈咖啡網,商業使用請郵件聯繫:wayne.wu of http://www.timet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