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歸屬感會增加人的抑鬱?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缺乏歸屬感會增加人的抑鬱?

2018年01月22日 人格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543 ℃ 次

抑鬱症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至於為什麼抑鬱症,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不過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缺乏歸屬感可能會增加一個人患抑鬱症的危險。

研究人員給31名嚴重抑鬱症患者和379個社區學院的學生寄出問卷,問卷內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歸屬感、個人的社會關係網和社會活動範圍、衝突感、寂寞感等問題上。調查發現,歸屬感是一個人可能經歷抑鬱症的最好預測劑。歸屬感低是一個人陷入抑鬱的重要指標。

早在1998年夏天,美國心理學專家就斷言:隨著中國商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心理疾病對自身生存和健康的威脅,將遠遠大於一直困擾中國人的生理疾病。

抑鬱症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其表現為:對日常活動及周圍的人群和事物,喪失興趣;精力明顯減退,出現無原因的持續性疲乏;思維遲滯,精神活動減少;自我評價過低、產生內疚感、陷於自責之中;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一籌莫展;食慾不振,人體消瘦;或失眠或嗜睡;性慾明顯減退;會出現死亡的念頭或有自殺的行為。

上述表現概括起來就是思想上無所寄托,生活上喪失信心,對親友無牽掛感。說到底就是歸屬感不強。

歸屬感不強主要表現為: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感不強;社交圈子狹窄,朋友不多;業餘生活單調,缺少興趣愛好;不喜歡讀書看報,不注重汲取各種知識營養;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

我們不妨用上述表現對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然後作出是否存在心理疾患的判斷。如果有了抑鬱症的徵兆,最好去找心理醫生咨詢。

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抑鬱症威脅著國人心理健康,這並非危言聳聽,我們當認真對待,別把抑鬱症不當回事,應該要引起重視!

對於抑鬱症一旦發現治療起來很棘手,關鍵是預防,保護自身心理健康!以下是幾點建議:

□做最感興趣的事

如果事業上沒有獲得成功,想辦法增進自己的技能,從最感興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有計畫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週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盡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廣交良友

經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交朋友首先是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還要結交一些饒有風趣、逗人發笑、使人愉快的朋友。養成和朋友經常保持接觸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離異感,減輕抑鬱症狀。

□避免服用某些藥物

口服避孕藥、巴比妥類、可的松、磺胺類藥、利血平可引起抑鬱症,應盡量避免使用。

另外,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穀類、魚類、綠色蔬菜、蛋類等,對於擺脫抑鬱症也有裨益。(資料來自:騰訊)[心靈咖啡網微信賬號:psycofe]

標籤:【歸屬感】【抑鬱症】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