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尋找幸福可以開始做這十件事
35歲後,就要面對很多挑戰。你忙著謀生,忙著養家餬口,忙著在這個瘋狂的數字時代引領潮流。
如果你正在努力工作,你最有可能將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可容納自己的一席之地,儘管也許這個地方並不盡如人意。並且你將會發現自己同樣頂著壓力,周圍人際關係複雜,讓你感覺到力不從心。你有可能會想生活本身也許並不局限於你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它意味著更多。
35歲後,感覺越來越糟糕,一如既往按部就班的生活再也不能帶給你幸福感和成就感。這不僅僅是因為你們面對的人群不同。也有可能連你做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到了這個時候,也會讓你感覺沮喪,處處碰壁。而在生活的這一階段當你發現了自己你真正需要的東西時,你會拿著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繼而成長。
發展理論家一致同意人在各個階段都會成長,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們成長和獲取幸福感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上一階段曾經能夠讓你在人生早起獲得幸福感的東西在人生的這個時期再也不適用了。這時很多人選擇重新開始。在此,我們來談談35歲後的人是怎麼集中精力抓取長久的幸福。
35歲後,尋找快樂所必須做的十件事
□?回味過去的成功
成年早期,競爭讓你感覺良好。你獲得高分,贏得工作機會或者求得商機,覓得良伴。參與競爭並獲得成功,對你在這個世界上建功立業至關重要。全力以赴總是很重要,然而現在卻是時候丟掉自己必須不惜一切態度非要獲取成功的態度了。
到了35歲後,你已經在成人世界謀得一席之地,你就有資格回味過去的輝煌了。為了這份輝煌,你頂著壓力,而現在是時候釋放壓力了。想想你付出的而非你贏得的。你是在做有價值的貢獻-並不一定就要壓倒別人。
□?比較以下觀點
我全力以赴了並且允許別人同我一樣。
我要比別人做得都好,我要贏得成功。
兩種態度本身都沒有錯。可是其中之一卻更適合需要獲得認同感的年輕人。而你則更需要一顆寧靜能夠瞭解自我的內心,知道自己的付出是獨一無二的,是你應該做的。努力付出,而不再擔心別人會搶了你的鋒芒。這樣你再一路向前時才不會有那麼大壓力並且更容易滿足。
20多歲的年輕人顯然愛將自己同他人比較,他們擔心自己所處的位置。這實屬人之常情。當你正年輕,你缺少經驗。你在瞭解自己,擔心被考驗。你環顧四周,同他人比較。當然,比較會讓你緊張。然而,這也屬人之常情。你需要負壓前行,證明你有能力,並且懂得控制自己的恐慌。
35歲後,你付出應付出的了,你已經能證明很多東西了。是時候丟掉自己害怕被衡量的恐慌。你大可以施展才能天賦而無需擔心他人有更優秀的表現了,或者是他人比自己更有才華了。你也無需再證明其他東西了。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到自己身上,做一些你認為有意義的事兒。
過去30年,在大量閱讀成功人士的傳記後,我總結出了以下觀點:生活是一部需要我們在中年時期重新續寫的故事,續寫是為了映照渴望自我的真實。這意味著我們40多歲時擁有的人生觀念,對物質追求已經不再比尋求以下問題的答案更重要了,我們關心著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兒,後半生應該做什麼。而年輕時,我們不得不為了財富工作,面臨各種選擇,和不同的人交往,和同事競爭獲得職位和上司的認可。
□?表現自我,而非追求認可
顯然,年輕人是很難接受這一點的。(以前我也沒能接受過)年輕人渴求認可,希望得到認同。他們生活經驗甚少,死亡對他們而言也是二十年後的事兒了,他們總是向外看,獲知自己一切都好。是時候扭轉觀念了,如果您正處35歲左右或者年齡更大,沒有什麼比取悅自己更重要了。
開始關注意自己的想法意見和感受。準確的表述它們。讓這些東西適時出現,這個時候生活就好像變魔法。原因就是,當你將表現自己置於取悅他人之上,你好像獲得了上天的某種饋贈。有些人會贊同,有一些則會反對。一些人喜歡你,一些人會忽視甚至厭惡你,你需要這一切,因為它是唯一能助你找到對的人的方式,在對的人面前,你是真實而無需取悅他人的。
你得到的饋贈就是-在他人的陪伴中可控制的展現真實自我,這些也是你擁有真實良好友誼的關鍵。你還可以選擇繼續調整你的想法和感受,將自己置於能夠迎合他人並使他人喜歡自己的位置上。問題是,他們喜歡什麼樣的人?他們對你的瞭解是不全面的,你想做到讓他們事事順心也是不可能的。
□?發現你的價值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要想有效率有成就感,你得知道你的價值觀並遵從它。這一點在人到35歲後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一時期,你真正擁有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什麼對你的人生最重要?這個問題深刻的解答也暗示了你的人生觀。你不可能衡量評價每件事,並用行動反駁它們,你畢竟是一個人。
因此,在你人生價值觀的這個清單中,什麼才是核心呢?健康,財富,自由,安全,內心的平和,友誼,慈善,平衡……什麼是核心呢?
知道自己的底線,是你做出各種重大決定的基礎。否則,你會隨大流人云亦云,從而喪失了瞭解自己的機會,失去從做對的事情當中獲取幸福的滿足感。發現你價值觀的關鍵就是跳出你固有的思維模式,發現內在深沉的東西。這不單單是拿出一張紙寫出你能想到的東西。對於這個問題你應該想得更深入。
我曾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實驗目的是幫助我的客戶從他們表面的慾望中走出來,給他們設定一種場景,再將他們強烈的慾望植入生火深處。在這種情形下,我從我的記錄中學到——人潛意識裡湧現的東西才是最有意義的。
很抱歉在這裡我並不能詳述我的實驗過程。因為如果你提前獲知這個過程是怎樣發生的和為什麼會發生,這時在同他人合作過程當中,你的意識活動將會出來干擾實驗本身。
最好的效仿他的方式,沒必要害羞不好意思。在幫助你獲取核心價值觀的方式中它是很好的一種。在數年的積累當中,你習得你應該學到的知識。
□?克制物慾
年輕時,我們憑借工作來求得社會地位,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這對我們來說很好。我們通過外在的物質追求來證明自身價值,並且希望能夠順其自然。長時間追求物質並不是尋求幸福的好策略。
事實上,追求物慾是人們內心深處無意識的活動。我總是驚訝於人們貪婪地追求物質生活,並且總是在貪得無厭地追求著。
我們追求車子,房子,衣服,首飾和一些小玩意,這些讓我們心動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物質追求。當我們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心動這個籃子中時,我們最終會感到空虛。一旦我們喜歡上生活中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將為它們的付出投入視作幸福時,它們最終讓我們感到痛苦。
□?以權威為榮
現在該是時候不再和權威對抗了吧?如果你正值或者已經步入35歲後這個年齡階段,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
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有合乎法則的權威存在,你就應該同意這一點。在你的工作和你所扮演的角色當中,你需要有人來做出更大的決策,並為你指明方向。是的,這很好。還有什麼問題呢?
讓這些權威人士做好他們的本職工作有以下幾點好處:1你可以稍微放鬆一點,僅僅做好自己的分內事;2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做得更好;3無論在哪所公司裡,你將會因此贏得你上司的信任;4你也可以為你自己的行為付出全部責任。
是時候不要再苦苦掙扎來證明你比這部分權威人士更好,更聰明,更有能力了。很有意思的是,當你不再這麼爭強好勝時,你先天的才能自然顯露無疑,而這也是你提升權威的關鍵。
□?直面你的短板
誰想知道自己的缺憾啊。有也是極少數人。然而,對人們而言缺憾卻是獲得個人自由的關鍵。有遠見的人敢於承認他的優缺點是緊密相連的。
35歲後,你就應該從過去認為自己是全才的並很輝煌的想當然中走出來。直面你人生的短板就像面對讓人驚訝的潘渡娜魔盒一樣:你直面自己的短板後,你也就真正獲得自由了。
當我還年輕時,作為一名心理健康咨詢師,我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好所有的事情,無論它多麼複雜,我都可以辦到。吸食毒品,我可以處理好。人格分裂,我年輕,也能夠辦到。
24歲時,工作中我要面對那些退休後拋開財富尋找人生況味的人,我也要面對一些面臨中年危機的人,我還要面對一些結婚20多年後仍然鬧著要離婚的夫妻。在這近五年的時光裡,我學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它就是:對於一些人面對的問題我能夠解決掉,而另外一些,由於經驗不足或者不夠擅長的原因,我本人也無法提供幫助。
我慢慢接受了我並不能解決所有案例的事實。當我開始認識到有些人我並不能為他們提供全面的服務時,我的實踐經歷反而飛增,因為此時我為我能力之內能夠幫助的人留了更多的空間。而我本人也感到更自由更舒適了。
知道自己的短板後,你會感覺更安心。20多年後的今天,我辦事的效率顯著提高。我自己仍然堅持核心原則-幫助那些我自認為能夠幫到他們的人。當然,接受自己的短板和尋求成長之間總要你去平衡,而現在是時候清楚地瞭解你自己的底線在哪了。
□?劃定界限
談到劃定界限,現在對你而言,是時候圍繞著你所能接受的東西劃定界限了。體會到下面這個單詞的魅力後,你就能夠做到了。
說不!不,我不能去參加這個派對。不,我不同意這個觀點。不,我不能把車子借給你。不,我是不會把錢借給你的。不,我討厭那部電影。不,我不會幫你打掃房間。不,不,不……
如果你覺得所有的事情你都贊同,承諾並且不遺餘力的去做,那你將沒完沒了的面臨很多事情。當你知道自己是誰,什麼最重要,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說不就很重要了。當你拒絕他人或者和他人立場不同時,你會惹惱他們嗎?這種問題的解決方式雖然和你能否成熟的處理信息有關,很大程度上卻取決於接受信息的人。說不能夠幫助你辨別誰是你的朋友誰支持你誰不是,這樣會大大簡化你的生活。
□?將父母視作常人
如果討論自我時沒有將父母包括在內,那你的討論一定是不全面的。年幼時,在父母那你叛逆,你感覺被忽視,感覺沉重,好像總被他們控制著。可能那時候確實是的。但是現在到了35歲後,你和你父母感情深厚,是時候以一種更簡單的方式來看待他們了。作為普通人,他們有強大的時候,也有脆弱的時候,也會在生活中苦苦掙扎,像你一樣。
關於這點你能做的事就是拿出一張紙,寫下兩個數字。首先,寫下你現在的年齡。其次,寫下你出生時你媽媽的年紀。對我是這樣的:我現在46歲,我出生時媽媽菜26歲。當你注視著這兩個數字時,會發生什麼?你心裡會怎麼想,你會有什麼感受呢?不想說得更詳細了,因為不想讓自己的感情在讀者面前氾濫。你們只管去做吧。
你曾經如此討厭你的父母,現在回頭想想你會真正改變多少呢?
□?底線:在尋找答案時多關注內心
一天臨近尾聲時,你會發現你尋找的答案其實同你自己緊密相關。對外尋求安全感和地位標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歷史上幾乎每個思想家都證實了這一點。
心中自有天堂。——耶穌
無需刻意追求幸福生活,它存在於你的內心,和你的思維方式相關。——馬克.奧裡利烏斯
若你心中有愛,美麗便鋪陳於心。因為愛是心靈之美。——聖奧古斯汀
平和來自內心,不要向外找尋。——佛說
修養源自內心,你通過刻苦努力,思考來獲得它。——拿破侖.希爾
每個人必須找到他內心的平和,真正的平和是不受外界環境干擾的。——聖雄甘地
睜開你的眼睛看看,你滿意你此刻的生活嗎?
作者簡介:MIKE?BUNDRANT是一位退休了的心理健康咨詢師,亦是世界各大頂級心理健康網站的私人顧問及博主。
(文/MIKE?BUNDRANT,譯/繆蘭南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