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跟隨你的心,否則你也許將會受到自己的懲罰
她當時年輕貌美,活潑好動,喜歡交際,追求她的人很多。結婚不久,認識了一個帥哥。這個帥哥對她很好,他們很談得來,感情迅速升溫。突然有一天,她害怕被老公發現,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病理性的、無法自我控制的擔憂和害怕。(症狀的定義較難用三言兩語概括,欲知詳情,請搜「驚恐發作」;)
她擔心自己的狀況,去找精神科醫生做了心理咨詢,並開了藥,一吃就是十幾年,身體也變形了,頭腦也不清楚了,但病一直沒有好。
既然無效,為什麼不停藥?很奇怪吧?
因為生病,她和帥哥分手了。從此以後,她交友非常謹慎,不敢越雷池一步,與男性始終保持距離。可是,她喜歡熱鬧,一個人呆著會很不舒服,必須天天出去找人玩。
十幾年來,她一直處在這樣的兩難境地:不出去玩不舒服,出去玩也不舒服;不出去玩就覺得壓抑,出去玩就出現焦慮(一種自己不知為何而來、難以控制的擔憂情緒)。她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在家裡呆膩了就出去玩,出現焦慮就趕緊回家。如果回家的過程受阻,例如門打不開(在別人家裡)、頭髮夾著(理發)、下不了車(交通堵塞),就會驚恐發作。
後來又一次又去看病,是因為新結交了一個男朋友,和他出去玩了幾次,每次都驚恐發作。精神科醫生想,「如果他們真心相愛,愛是可以療傷的,幹嘛還來找我?」可轉念一想,「這年頭,真愛究竟有多少?不傷人就不錯了,還指望用愛療傷?」
事實正如醫生所料,她不想讓男朋友知道她的毛病,怕被他瞧不起。她一直用暈車來搪塞。即便如此,男朋友也有點嫌她煩了。也許男朋友已經知道她的毛病,上次在朋友家裡發作,男朋友也在場。
醫生於是有些明白了,她的這種場所恐懼症,害怕被困住回不了家,是她的超我1防止她出軌的一種手段,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
她的超我來源於社會規範等,但是她的本我卻想做超出社會規範的事。這個時候,起調節作用的自我又不夠強大,無法作出抉擇,這就產生了衝突。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內心的想法,可衝突又如此強烈,於是在她的身上,就以軀體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她意識裡覺得自己的場所恐懼症不好,所以想治好,於是來就醫,可她藏在潛意識中的那一小部分超我,又不願把她的場所恐懼症治好,不然擔心自己會出軌。但是,出軌的衝動又很強烈,很想摘掉「緊箍咒」。於是,她就吃藥,抑制一下症狀。
場所恐懼症幫她在出去玩和不出去玩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藥物幫她在驚恐發作和不發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新交了男朋友,出去玩和不發作的願望佔了上風,於是便來求助精神科醫生。醫生想,「如果我真的把她的症狀控制住了,她的超我會善罷甘休嗎?我敢肯定,她的超我一定會設置重重障礙的。」
超我是如此頑固的存在,因此醫生決定不冒險和她的超我對著幹,而是讓她意識到自己的超我,再與她的超我好好溝通一下。
在上面的這個例子中,這位女士因為不瞭解自己心裡的矛盾衝突,這才糾結。
假如她能夠意識到自己其實想要出軌,而「不能出軌」只是社會強加給她的道德規範,就不會這樣糾結了。對於這位患者來說,當她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糾結究竟是為何時,才會知道究竟選擇本我的快樂,還是符合超我的期望,會讓自己更快樂。
至於究竟是選擇漠視超我的期望,奔向本我的快樂,還是選擇拋棄本我的快樂,努力符合超我的期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比說,一個正在減肥的吃貨,面對冰激凌的誘惑,是吃了它讓自己更高興呢,還是拒絕吃它讓自己更高興呢?在這裡,吃了冰激凌所帶來的快樂,是本我的滿足,而拒絕吃冰激凌,則是努力符合超我的需要。前者需要對付自己無止境的悔恨之情,後者需要對付自己現下抓心撓肝的口腹之慾,你很難說哪個更容易。
至於選擇哪個,則要問問自己的心了——你的最終價值觀是什麼,是「人生得意須盡歡」,還是「要麼瘦要麼死」?
也許你覺得自己又一次面臨選擇了。但是,不管選擇的是什麼,不論對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而且要讓自己走得好。這就是責任,也可以說後果自負。
不願意承擔責任的結果會是什麼?自食其果。責任和後果是一個東西,有預見就是責任,沒有預見就是後果;主動承擔就是責任,竭力排斥或迴避就是後果;認了就是責任,後悔就是後果。
橫豎是一樣的東西,橫豎都有它自己的責任要去承擔。所以,你不必害怕選擇那個你最喜歡的答案。(故事及資料來源:黃國勝的BLOG)
註釋:1.?超我: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成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是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追求完善的境界。
(閱讀更多心理學文章請進入「心窩」——心理學文章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