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時代的拐點,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蓋洛普有一個調查,主題是看看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和所在社會的未來的看法。日本和香港青年都相信社會能越來越好,但卻對自己的未來比較悲觀;而中國青年正好相反,中國的年輕人普遍認為自己的未來會很好,而對這個社會充滿了失望。
用馮侖的一本書名來形容我們近年來的現狀——“野蠻生長”。接下來,我們會如何?李子勳覺得一切都有陰陽轉化的規律,所謂“物極必反”。非理性、投機式的快速發展已經快到谷底了,我們還能怎麼更糟糕?身處時代的拐點,我們有很多機會,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人類失去網絡,世界將會怎樣?
現在回頭來看2006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宣告WEB1.0向WEB2.0時代的里程碑式的轉變。兩者的區別,僅僅在於2.0時代的人民開始有了生產力,自娛自樂了,不再仰仗陳凱歌/張藝謀這樣壟斷式的精神產品提供方了。
2008年,“開心網”流行,以至於引發有些老闆對公司失控的恐慌——人人都在“種地”、“搶車位”。如此簡單低幼的遊戲為什麼會讓人們樂此不疲?直到2010年的微博元年,僅1年多,就產生了爆炸性的力量——郭美美事件,引發紅十字會改革信息公開制度。
■ 宣洩與釋放
2008年“范跑跑”事件,筆者因在鳳凰衛視為其辯護,而在部落格上飽受網民攻擊,其用詞令人髮指。如果說過去,我們只能跑到西湖才能沖秦檜夫妻跪像吐口水(當然這是很不文明的舉動),網絡的匿名特性,可以讓很多人找到隨意發洩的目標。
2008年,艷照門事件引發出一系列風波——陳冠希出走,阿嬌星光黯淡,鋒芝戀糾葛至今仍未消失……這事件從道德層面,我們應該非禮勿視,可事實上知道這個消息的,大多數人都看到了那些圖片。網絡空間的自由傳播,給重重壓力中的人們創造了一個“灰色窗口”,借此我們可以通過八卦釋放大量的負面情緒。
■ 取暖,表達與鏡像
如果沒有網絡,2006年的芙蓉姐姐也許一輩子都無法成為某某活動的代言人。芙蓉姐姐證明了一件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話題人物,只要你敢於表現自己。
贏得目光意味著什麼?板磚?認同?啟發?也許只是一種聯結感,讓我們感覺自己並非孤獨。2010年,有個短語很流行: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一時間,大家將這句話改成各種版本,說明當下最危機的是失去了聯結感。當年能殺死阮玲玉的,現在恰恰成為相當一批“孤獨感”人士的解藥。
就像一度甚囂塵上的王功權“私奔門”事件,甚至郭美美事件,都是這種需要的體現。網絡成為一種尋求認同的平台,即使幾十萬人罵你,只要能收穫到一個贊同,也是好的。
微博的出現更促進了這種“取暖”的功能。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表達,以及隨時隨地獲取他人的回應以感受自己的存在,就像從無數個鏡中看到自己千姿百態的身影,這是一種龐大的“在一起”運動。說明我們已經進入“陌生人社會”,也就是我們的社會支持系統,越來越多來自陌生人,而非和我們熟悉的人。
■ 維權
2006年初出現的“高跟鞋虐貓”事件引發全民人肉搜尋運動,網絡成為一種武器,或者另一場人民群眾汪洋大海般的“海捕”,通過全民通緝和全民審判,好像社會公正得以恢復,我們也大消胸中塊壘。
2007年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正龍拍虎”——最早是由網友發現老虎照片是假,而後有很多網友,從電子圖像學、遠紅外線分析還有野生動物保護者、驢友等專業級別的網友對照片進行鑒別,最終導致整個事情真相大白。
採訪ayawawa時,她正在忙於抓“騙子”。她還有一個身份:淘寶店主。她要抓的這個騙子還有一個職業名稱:“差評師”。差評師會在店主的淘寶店舖留言裡投訴,跟店家勒索幾十元到幾百元錢。因為對方是匿名交易,淘寶不願意提供證據,警方也立不了案。於是ayawawa就動用各種手段,聯繫被“差評師”坑害的店主們,將總額湊夠3000元。
在社會公正系統沒有足夠健全的時候,我們有且只有求助於“私器”——網絡,其結果自然就造成一種痛打落水狗的傾向。
建議:和而不同,更共情地存在
■ 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尋求共情
當下中國,“擺事實,講道理”這種解決問題的手段日益失去效用。喻國明認為,現在人們在溝通中,情感判斷多於理性判斷,和我們慣常的想法相反。其實理性判斷適合解決簡單問題,而有複雜變量的問題,則需要情感判斷,這是一種模糊處理,如果你要精確化處理一個問題,就要把它簡單化。
所謂情感判斷其實就是關係判斷。人與人的互動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從內心互動,而且有沒有讓我們一起產生打動人心的共同體驗。有社會學家曾說,媒介的發展可以使人重回自然——形成自己的部落。網絡讓人們可以迅速形成很多“圈子”,圈子的一個好處就是“同聲相求”,打破人們的孤立感。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圈子得到最深入的理解。
■ 建立橋樑和交集,學會和而不同
但圈子過度“碎片化”也會造成另一個危險——那就是我們過度向內訴求小群體的和諧,而對外則因為不同的話語、不同的價值邏輯,而陷入亂戰,造成族群分裂。“網絡極化”現象很容易發生——事情發生時,很多人的反應是過度的,一些平時很理性的學者甚至都會捲入其中。但其實只要我們做到如下三點,這些喧囂的泡沫會很快消失——
第一,反應及時;第二,有針對性;第三,態度謙和,實事求是。
微博的革命作用就在於我們可以不斷形成圈子,也進入新的圈子,圈子之間彼此溝通和瞭解,社會溝通有了新可能。在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裡,學會“和而不同”是一個人能否有足夠寬闊的生存空間的重要指標。
標籤:【自助】、【共情】、【樂觀主義者】、【心理學】、【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