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是耐力冠軍,那為什麼我們還討厭運動?
運動對健康有很大的益處,那為什麼還總讓人覺得是如此累人呢?進化生物學家Daniel Lieberman來為我們解釋這個悖論。
你是為什麼去研究奔跑與運動的進化呢?
一開始我是對人類奔跑時如何保持頭部穩定有了興趣的。當時我和我的同事在做一些實驗,用豬作為研究模型。看著豬一邊跑一邊大腦袋晃來晃去,是很難心情舒暢的。但擅跑的各種動物,比如我們,是極為擅長保持頭部穩定的,因為這對於穩定地盯住目標很重要。後來我們開始考慮人和猩猩,提出了一些設想:我們是怎樣進化出頭部穩定能力來奔跑的?
為什麼你想到的是進化出頭部穩定能力來奔跑,而不是別的類型的運動?
如果你觀察有馬尾辮的人是如何奔跑的,可以看到馬尾辮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向上的力作用於頭部,而頭本身是相當穩定的。有特別的機製作用其中--例如,人腦中的半規管相對於猿腦要大了很多--這樣我們感知頭部的快速加速並做出反應的能力就大大增強了。
行走的加速度沒有這麼大。我想我們的祖先也不會經常玩蹦床或是互相敲腦袋。我們能想到的唯一解釋就只有奔跑了。
能跑起來是一碼事,那我們又是如何成為耐力運動員的?
人類進化自非常不愛動的生物。通常一隻猩猩一天走2、3公里,跑100米,再爬一兩棵樹。而捕獵者-食物採集者平均每天行走或奔跑9-15公里。這些善跑的特徵就在我們的身體裡,準確地講,就是從頭一直到腳,因此我們非常善於長距離行走或奔跑。
我和我在猶他大學的同事Dennis Bramble和David Carrier認為,人類的核心優勢就在於持久捕獵。憑借這種方式,奔跑很長的距離來在追逐動物,使它們在緊張狀態下跑到中暑。我們可以奔跑非常長的距離,馬拉松就是個例子,速度還很快,其它動物如果用這個速度跑就要四條腿同時離地。對於四足動物來說,這種跑法耐力有限,因為他們要通過短而淺的喘氣來降溫,四足離地就不能同時這樣喘氣。如果讓一隻動物在大熱天全速奔跑15分鐘左右,它必死無疑。
但是我們能適應這種耐力跑,對吧?
是的。我們的身體裡滿是適應耐力跑的特徵:較短的腳趾,在奔跑時保持穩定需要更少的能量,產生的衝擊也更小;跟腱在奔跑時相應地儲存與釋放能量;發達的臀大肌保持軀幹的穩定;還有頭的穩定。我已經是個人到中年的教授,算不得運動員的典型樣本,但我可以輕易地跑馬拉松。如果一隻跟我體形相近的狗用我的速度奔跑,它就得四腳離地。
你的馬拉松最好成績是多少?
[笑]3小時34分鐘。有人能跑得差不多比我快一倍。
那麼,假如你讓一隻動物用你的速度跑這麼遠,你就會。。。
我就有飯吃了。
儘管我們進化出了這些能力,為什麼我們還是從耐力運動員變成了沙發裡的土豆?
大量的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這在歷史上還是相當近的事情。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不能每天進行一定的體力勞動,是病態的,反常的。在許多醫學研究中,我們會把病人同對照組進行對比。但對照組是些什麼人呢?就是些久坐不動的西方人。我得說,我們是在對比病人和反常的、半疾病狀況的人。
如果不動是病態的,反常的,那為什麼我們這麼討厭運動呢?
因為從來沒有進化選擇的壓力讓我們喜歡運動。如果你是尼安德特人,或是直立人,或是早期現代人類,你不會去想:“哎嗎,我得跑兩步,不然會抑鬱勒”。他們每天都必須走很長的距離,不然無法生存。不動,從來都不是個選擇,所以也從來沒有選擇壓力讓人喜歡運動。相反,倒可能有選擇讓人能不動就不動。有些捕獵者-採集者每天的熱量大約2200卡,如果你攝入的能量如此之少,你是不可能為了樂子而來個慢跑的。
那麼就是進化選擇使得我們變得鬆懈或者懶惰了?
當然。就像你總是喜歡富含糖份和脂肪的食物一樣,這樣的食物對早期人類可是很有益的,只是到現在才變得不適合了。
當你來到一個火車站,那裡有樓梯和扶梯,你的大腦總是告訴你要走扶梯。在蛋糕和胡蘿蔔中間選擇的話,我們也總是選蛋糕。這不是利益最大化,而可能是深藏著的進化本能。
缺乏運動的現代生活方式會有什麼後果?
很難想到有哪一種疾病不受體力勞動的影響。舉兩個最大殺手:心臟病和癌症。心臟需要運動才能正常發育。運動促進外圍動脈的增長,降低膽固醇水平,至少降低一半的心臟病風險。
乳腺癌和許多其它的生殖組織癌症都對運動有明顯反應。如果其它因素不變,定期進行劇烈運動的女性,相對不運動的患癌風險明顯更低。經證實,運動最高能減少30%的直腸癌。對精神健康也有益處,如抑鬱,焦慮。還可以列舉很多很多。
對這些不利於適應的特徵,我們能做些什麼?
如果我們通過預防來避免疾病,就意味著我們得吃不喜歡的食物,做不想做的運動。唯一的途徑是通過某些可接受的社會壓力。為什麼學校裡要有營養膳食和充足運動?這是有原因的,不然孩子們吃得不好,運動得也不夠。如今全世界在這方面的要求都在下降。
如果我們要解決這些健康問題,得按照自己的興趣讓自己動起來。作為一個社會,一種文化,我們得在某種程度上接受這一事實:運動是必要的,否則就要面對後果——幾十億不健康,超重的人們。
我們有沒有進化出促使我們運動的本能?
是的。身體的適應性並非非此即彼,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適應是多重的,相互競爭的。雖然我們的許多本能的確是不喜歡運動,我們也有其它適應性使得我們能享受運動。最明顯的例子是奔跑的亢奮感。
奔跑的亢奮感有什麼進化上的好處?
設想你正在追一隻動物,你必須追下去。當你在跑的時候也要努力觀察來追蹤。你會注意環境中的線索。奔跑的亢奮感有什麼用呢?讓一切變成更緊張,刺激你的感知和意識。
我舉個例子:幾年前我跑過倫敦馬拉松,我記得快到終點時跑過大本鐘,我就想:“哇,大本鍾真大啊。”我記得我當時想著,“哦,我真是興奮啊。”
心靈咖啡觀點:
看上去這是一篇進化生物學的文章,但進化心理學中有不少理論和發現來自進化生物學。多瞭解一些進化生物學的知識和研究成果,對我們掌握進化心理學是有所助益的。本文的標題就很好滴表明了兩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