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勳:心理咨詢是建築而非考古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李子勳:心理咨詢是建築而非考古

2017年03月18日 人格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越來越多的人對心理咨詢感興趣心理咨詢,把它當成解決心理困惑的途徑,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社會的需求開始從事心理咨詢行業。但是,如何理性認識心理咨詢,把它看作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手段,在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揮合適的效果,還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不能用歸因論機械地理解心理分析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或許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在某些心理咨詢和心理類節目中,成年人的心理問題總是習慣地被歸因為童年創傷,隨著童年的硬殼被層層剝開,當事人開始卸下防禦的盔甲,流淚、傷心、發洩、控訴……似乎到此為止,根源找到,傷口癒合,問題迎刃而解。 

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心理專家李子勳認為,事實上,很多事件並沒有線性的邏輯和關係,“所以,咨詢師不能用簡單的因果思維來看待事物,認為任何結果都‘應該’有它的原因。世界上的事物之間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因果關係,人們之所以執著地去尋找因果,是由慣常的思維模式決定的。” 

有的心理醫生用歸因論機械地理解心理分析,不僅不能幫助當事人,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傷害。比如有的醫生會說,你現在這種情況,一定與小時候受到過父親的暴力有關,你好好想一想,當事人苦思冥想終於找到了“小時候挨過父親一巴掌”的例證,咨詢師恍然大悟:“看,就是因為這個現在的你也有暴力傾向。”

“這樣的心理治療太簡單了,一個傻子都可以做。”李子勳接著解釋,在這類咨詢師的眼中,心理學實際上是考古學,去挖掘你埋藏在記憶中的各種體驗,他們以為在當事人身上找到的故事肯定是真實發生的,事實上不一定。咨詢師的誘導、暗示往往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因為,任何人都會從紛繁的經歷中找出匹配或迎合心理治療師的內容,當這個描述一旦形成,當事人就會認為自己真的成了這樣的人。而實際上一個人的生活經驗很豐富,活到如今的20多歲,50多歲,什麼樣的事件沒經歷過呢? 

治療師的內心地圖決定了咨詢如何推進


 李子勳曾參與過這樣的實驗:由三個人組織一個家庭擺在那兒,讓不同的咨詢師去問,結果問出了不同的故事。在這個實驗中,李子勳發現,咨詢師的問題是具有導向性的,如果符合當事人的情形,當事人會回答“是”,如果不符合,當事人就搖頭或者不願回答,接著咨詢師又會朝著自己的猜想去問。這就出現了每個咨詢師都可以為當事人建構一個故事,結果還會很得意:“看,我終於把他們的問題找到了。” 

“在很多咨詢中,悲傷的故事之所以源源不斷地呈現出來,很可能是因為咨詢師想從當事人的悲傷中‘獲益’,通過當事人的悲傷覺得自己過得還不錯。”李子勳的觀點十分有趣。他說,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你是自卑的,但自卑不是你,你還有比自卑多得多的東西。自卑的同時你是自信的,驕傲的,很棒的。在與當事人的交流中,咨詢師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就去探詢哪方面。” 

李子勳說:“假如咨詢師對當事人糟糕的東西感興趣,當事人總會告訴他比原來更糟糕的故事。因為當事人會無形中把咨詢師的期待放進去,會無意識地迎合咨詢師——是咨詢師內在的內心地圖決定了咨詢如何繼續推進。” 

實際上,當事人未必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心理治療沒有絕對的真實,而是在建構真實。”記憶是隨時隨地的建構創立出來的,一個人5歲時講一件事和10歲時講可能是不同的,等到50歲時再講,就會加入更多那個年齡的認識。記憶是不可靠的,因此單憑記憶去追溯人成長的心理學也是不可靠的。 

“咨詢師應該把心理學看作建築學,而非考古學,不是追溯當事人的真實,而是要利用當事人的事件和故事,找到記憶中比較有利的資源,建構讓當事人的內心感覺好的故事。”他說,試想,如果每個人瞭解了心理學,都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給自己找麻煩,那心理學就不是積極的科學,本身就應該被摧毀掉。 

沒有什麼是對的,只有對當事人有效的才是對的


 李子勳認為,目前國內許多心理醫生自學一點書本知識,考取一個資格證書就去給別人治療。他們憑著自己的熱忱,在現實中運用各種可能已經非常陳舊的理論去對待當事人,甚至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當事人,非常危險。 

“每一個心理咨詢師都應該以多元為導向,以當事人為中心去思考,而不是符合什麼理論。”李子勳舉例,比如“共情”,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在共情,用共情的標準化語言去和當事人對話,那就不是真正的共情。真正的共情是關注當事人當下的感受,用自己的魅力、人格、表情等難以描述的信息讓當事人信任,覺得心裡舒服,繼而覺得你們的交談是“有效”的,這才是真正的共情。 

他介紹,21世紀心理學有了突破性進展,其中之一就是產生了自組織理論。自組織理論產生於混沌學,這種理論認為,在人能理解感知的世界之外存在一個自在世界,我們無法影響它的變化和發展,它是自組的。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人們能夠預見、操控和認識的。人們以為自己認知了,那是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所限只能看到這些,看到的這些可能也只是一個假象。 

自組織理論打破了從前心理理論的神聖感,把以往人們對理論、弗洛伊德的理論的崇拜變得一錢不值。“在自組織理論中,沒有什麼是對的,對當事人有效的才是對的。” 

同樣,對一個人、一個家庭怎麼樣才叫好,一個心理症狀是消除好還是保留好,咨詢師並不知道。自組織理論讓咨詢師不敢輕易地對這些問題下結論。他舉例,像比爾·蓋茨,假設當年他要休學創業,他的父母請一個心理醫生給他治療。心理醫生通過一番治療讓比爾·蓋茨意識到休學創業是一個心理疾患,從而放棄了這個念頭,那麼他很有可能成不了今天的比爾·蓋茨。

自組織心理咨詢師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針對那些動不動就給當事人貼“抑鬱標籤”的咨詢師,李子勳建議,國內的心理學需要從權威的角度上下來,成為一種服務。現在國際上很多心理中心不說“咨詢中心”,而說“服務中心”;不高高在上地說“幫助誰”,而是說“服務誰”。在國際精神病診斷中,也不允許標定診斷,而是描述性診斷。如果診斷當事人抑鬱,那咨詢師的眼睛就只看到抑鬱,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方面,因為當事人已經被視覺標定了,而認知有一個自動求證的過程,當事人會在這種暗示下真的變成“抑鬱”。 

自組織的咨詢師還應該成為一個信息庫,“什麼都要知道一點,但不用知道得特別深。首先應該對哲學有一定瞭解,還要學習人類學、社會學等知識。”有一次,李子勳遇到一個用非線性數模研究石油價格的當事人,當事人堅持自己現在與下屬相處不好脾氣暴躁源於小時候母親對他的態度,李子勳回應:“你是研究非線性數模的,為什麼不用非線性思維看待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呢?”正是因為瞭解一些非線性數模的知識,很快就讓當事人產生頓悟。 

總之,在自組織理論中,咨詢師並不在乎當事人說了什麼,而在乎他怎麼說,怎麼建構他的故事,如何佈局、推理、設置因果,通過對故事的分析找到當事人內心的真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地圖,心理咨詢師的任務就是找到當事人的內在地圖,而不是拘泥於他的故事,去重新建構對當事人有效的新的故事。” (轉自525心理網)

標籤:【李子勳】【心理治療】【心理醫生】【考古】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