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時候就需要那麼1分鐘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人生有時候就需要那麼1分鐘

2017年02月28日 人格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105 ℃ 次

1分鐘可以做什麼?聽音樂、閒聊,還是發呆?一幫滿腦子新想法的年輕人相信用1分鐘可以讓你學到一個好玩的心理學微知識、向你的夢想前進一小步或是認識一幫古靈精怪的人。

梁嘉歆,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碩士,一分鐘學堂創始人。在她看來,人生不能一直瘋狂,但一定要有瘋狂的時刻。一分鐘的crazy,一分鐘的夢想憧憬,一分鐘分享讀書的心得……許許多多的一分鐘如果真的可以實實在在地被我們抓在手裡,夢想也就不那麼遠了。

微知識,種未來


2010年3月,梁嘉歆研究生臨近畢業。通過朋友介紹,她得到了一份到大專代課的兼職。

那是上海一個很偏僻的郊縣,學生基本與世隔絕,生活環境非常單調無聊。有一次,梁嘉歆給學生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讓他們利用週末的時間參觀上海博物館,去看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然後回來分享一幅畫。有個學生直接就跟她說:“老師,我們很窮,看不起這麼高級的東西。”梁嘉歆瞪大眼跟她說:“博物館是免費的啊!”

這群學生幾乎不太接觸網絡,有太多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甚至視作常識的東西,他們都不知道。因此,梁嘉歆有了要做知識普及平台的想法,利用互聯網,為中小城市和農村學生創造學習機會。

梁嘉歆看了一下國外的公開課,感覺公開課的形式還是太傳統,而且課程太長,很多年輕人堅持不下去。所以她想出了1分鐘學堂——專門為懶人設計的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微課程,時間長度為1——5分鐘。比如,南京女生“走飯”因為抑鬱症自殺後,1分鐘學堂聯合果殼網介紹了一位名叫“憂鬱小王子”的網站,並且在線解答了許多網友關於抑鬱症的疑惑。像這樣的微小知識分享,1分鐘學堂堅持每週推出一個。

有一次,梁嘉歆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訊,講一隻只有1分鐘生命的蒼蠅,很拚命地活著,不斷完成自己清單上列出的事情,比如填飽肚子、挑戰極限、結交朋友、躲避追殺……在一分鐘裡,過了一個非常精彩的人生。梁嘉歆萌生了在1分鐘學堂中加入蒼蠅計畫的念頭——鼓勵大家用1個月的時間開始自己的夢想行動計畫。

1分鐘實驗室,從心出發


2012年的春天,梁嘉歆啟動了一個好玩的新項目,名叫1分鐘實驗室,為沒有接觸過各類創新活動的非名校學生,提供一個激發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平台。

在人來人往的校園裡,實驗員們或扮演雕塑,或用腳代替手來寫毛筆字,甚至在1分鐘內用一堆碎布將自己化身成“鹹蛋超人”,怎麼瘋狂怎麼來。

1分鐘夢想展示環節,有人提出在廁紙上引入商業廣告,解決了廁紙的費用問題,說不定衛生紙就能普及到中國每一間廁所。有人想到偏遠山村裡,給那些從未見過照片的人拍照,並把拍立得照片送給他們。有人打算生產“我在某站下車,到站請叫醒我”的貼紙,供捷運嗜睡者使用……

有人問:“這個活動的意義又在哪?”梁嘉歆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這個活動很好玩,讓人生中有那麼1分鐘,能聽到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就這樣簡單。

標籤:【心理學】【博物館】【憂鬱小王子】【抑鬱症】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