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是一切心智過程的根源
在《可結案與不可結案的分析》(Analysis Terminable and Interminable,S.E.23)中,包含了弗洛伊德對於自我的最終結論,他如此假設:「……自我具有最初與天生的區辨特質,這是重要的。」多年來我保持著這個觀點,並且在我的《兒童精神分析》(1932)一書中如此表達:自我在生命一開始就運作了,而其最早的活動包括應付焦慮的防衛,以及使用投射與內攝的過程。在該書裡,我也提出自我在初期忍受焦慮的能力,是由它本有的強度所決定,也就是說由先天的因素所決定的。我一再地表達了這些觀點:自我從最早與外在世界的接觸中,建立了客體關係。最後,我界定了朝向整合的驅力為自我的另一個原初功能。57-1
我現在要來討論本能(以及特別是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之間的掙扎)在這些和諧自我功能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弗洛伊德對生與死之本能的概念中,存在著這樣的看法:作為所有本能匯聚之處的本我,從一開始就運作著。我完全同意這個概念,不過我和弗洛伊德不同之處,在於我提出的假設:
最原初的引發焦慮因子,是對於滅絕(死亡)的恐懼,而它們源自於死之本能的內在運作。在生與死之本能之間的掙扎,源自於本我涉及了自我。最初對於被滅絕的恐懼迫使自我採取行動,因而發生了防衛。這些自我活動的終極來源是在於生之本能的運作;自我朝向整合與組織化的活動,明白的顯示了它是生之本能的衍生產物,如弗洛伊德說的:「……生之本能的主要目的是統合(uniting)與連接(binding)57-2。」與朝向整合的驅力相對抗、而且與其交替運作的是分裂的過程,這些過程與內攝與投射一起代表了某些最根本的早期機制。這些都在生之本能的刺激推動下,從一開始就被迫成為防衛的作用。
在此需要思考另一個來自本能驅力對於自我之原初功能的貢獻。和我對於最初嬰兒期的概念一致的是:根源於本能的潛意識幻想活動(以蘇珊·伊薩克斯的說法)是本能在心智的必然結果。我相信潛意識幻想從最初就開始運作了,如同本我一樣,而且它們是生、死本能活動的心智表現。潛意識幻想活動構成了內攝與投射機制的基礎,這些機制讓自我能夠運行上述許多基本功能之一,也就是建立客體關係。借由投射將原欲與攻擊性轉向外界,並且將客體浸染在其中,於是,嬰兒的最早客體關係發生了;我認為這個過程是促成客體灌注的基礎。由於內射的過程,這個最初客體同時也被攝取進入自體中。從一開始的時候,與外在客體以及和內在客體的關係就是互動的。
這些我稱為「內化的客體」中,最早的是一個部分客體,也就是母親的乳房,從我的經驗看來,即使是用奶瓶餵養嬰兒,這點仍然是成立的,不過,我若是在此討論這些象徵性等同(symbolic equation)藉以發生的過程,就離題太遠了。乳房很快地被附加上其他的母性,成為一個內化的客體,強烈的影響著自我的發展。隨著與完整客體的關係發展,父母以及其他家族成員被內攝為好人或壞人,所依據的是嬰兒不斷變化的感覺、幻想以及經驗,於是充滿好、壞客體的世界於內在被建立起來,這個內在世界不僅是內在之富足與穩定的資源,也是內在迫害的來源。
在最早的三至四個月期間,迫害的焦慮盛行並對於自我施壓,嚴酷地考驗自我承受焦慮的能力,這種迫害的焦慮有時候會弱化自我,有時候則具有推動自我朝向整合與智能成長的效果。在四到六個月之間,嬰兒需要保存所愛的內在客體,而這個需要受到他自己的攻擊與威脅,再加上隨之而來的憂鬱,焦慮與罪惡感再次地對自我造成加倍的影響:它們可能具有征服自我的威脅,也可能激發自我朝向修復與昇華。借由這些我只能在此稍加一提的各種不同方式,自我受到其與內在客體的關係攻擊與滋養。58-1
以嬰兒內在世界為中心的潛意識幻想所具有的特殊系統,對於自我的發展來說是無比重要的。小嬰兒感覺到活生生的內化客體,其彼此之間以及與自我的關係是和諧共處、或是相互衝突的,這些不同的結果是依據嬰兒的情緒與經驗而定,當嬰兒感覺到含有好的客體時,他經驗到信任、自信以及安全;當他感覺到含有壞的客體時,他經驗到迫害與懷疑。嬰兒與內在客體的關係好壞,和他與外在客體之關係是同步發展的,並且對後者的走向有永久性的影響。而另外一方面,和內在客體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受到了挫折與滿足(這是嬰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影響,於是,在內在客體的世界(是以一種潛意識幻想的方式來反映獲取與外界的印象)與外在世界(必然受到投射的影響)之間有持續的互動。
如我經常描述的,內在的許多客體也形成了超我的核心59-1,而超我是在兒童期頭一年中持續發展起來的,它在(根據古典理論)超我繼承了俄狄浦斯情節的階段,達到了頂點。
由於自我與超我的發展與投射的過程息息相關,它們從一開始就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由於他們的發展強烈地受到本能驅力的影響,自從生命開始起,心智的所有三個區域就是緊密互動的。我瞭解在此提到的三個區域,並不符合本篇說要討論的題旨,但是我對於最初嬰兒的概念,使我不可能只考慮到自我與本我之間的相互影響。
因為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之間持續不斷的互動,以及源自於兩者對立(融合與去融合)的衝突主導了心智生活,在潛意識中存在著不斷改變的接續互動事件、情緒與焦慮之波動。我曾試圖提供一個關於多種過程的指標,焦點放在內在客體與外在客體的關係上,這些客體從最早階段開始就存在於潛意識中,我現在要提出幾點結論:
一、我在此明白闡述的假說,代表了對於早期潛意識過程的一個觀點,它比弗洛伊德之心智結構概念所隱含的觀點更為寬泛。
二、如果我們假設超我是從這些早期潛意識過程中發展出來的,而這些潛意識過程同時也塑造了自我、決定了自我的功能,讓自我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成形,那麼我們需要對自我發展以及形成超我的基礎再加以檢視。
三、因此,我的假設將造成重新評估超我與自我的本質與範圍,以及組成自體之心智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作為結尾,我想重述一個為人所熟知的事實(當我們穿透心智愈深時,就愈是信服這個事實):認識到潛意識是一切心智過程的根源,決定了心智生活的全部,因此,只有借由深入而廣泛的探索潛意識,我們才能夠分析全部的人格。
(文/梅蘭妮?克萊恩 (Melanie Klein, 1882-1960) ,客體關係理論與兒童精神分析的創始者,原題《自我與本我在發展上的相互影響》)
-------------------
57-1《對於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
57-2 《自我與本我》p.45
58-1 關於這些早期過程的最新報告,見於我的多篇論文。
59-1 形成了以下的問題:到什麼程度、以及在什麼條件下,內化的客體形成了自我的一部分?有多少形成了超我的部分?我想,這個問題引出了更多的問題,現在仍是不清楚的,需要進一步釐清。寶拉·海曼(1952)在這個面向上曾經提出的一些建議。
標籤:【自我】、【超我】、【潛意識】、【焦慮】、【弗洛伊德】、【克萊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