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中國軍團備「心理寶典」,音樂療法助奪金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奧運中國軍團備「心理寶典」,音樂療法助奪金

2014年08月21日 人格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68 ℃ 次

 

  倫敦奧運會已拉開大幕,伴隨著中國奧運軍團出征的,有一部神秘的“心理寶典”,助力奧運健兒勇奪獎牌。

  據悉,中國奧運軍團出征之前,《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系列指導手冊——心理咨詢與心理調控手冊》系列叢書下發到國家隊教練員、運動員手中,助力他們勇奪獎牌。心理專家認為,應對比賽的心理指導手冊,對普通市民來說,也是一部非常實用的“心理減壓指南”。

  “心理寶典” 厚達154頁

  據瞭解,這本厚達154頁的“心理寶典”,包括備戰奧運會的“社會心理調適”、“客場心理應對”、“執教心理強化”、“賽前心理準備”、“賽中心理調節”、“賽後心理恢復”、“團隊心理輔導”及“運動心理自評”等。

  南京市腦科醫院介入科蔣主任介紹說,相對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運動員來說,由主場變為客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可能會給運動員帶來一些心理問題。本屆奧運會,中國軍團做了充分準備,“心理寶典”會給運動員提供疏導和建議。

  蔣主任說,運動員和我們普通人的心理是共通的,他們遇到的很多心理問題,普通老百姓可能在平時都能遇到。比如天氣炎熱,人們情緒會變得亢奮或消極,那麼,就可以採用一些減壓方式,進行疏導,學會控制情緒。

  音樂療法助孫楊、葉詩文輕鬆奪金

  很多觀眾可能都記得,7月28日在男子400米自由泳項目中奪金的孫楊,一出場就以帥氣的形象贏得掌聲,只見他戴著一副墨鏡,塞著iPad耳機,聽著音樂,顯得非常鬆弛。

  在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中奪金的葉詩文,同樣也是在音樂的“疏導”下,發揮正常,輕鬆奪金。蔣主任說,其實,我們在門診或住院病人的介入治療環節,同樣會運用音樂達到治療目的。比如,聆聽一些輕鬆、舒緩的音樂或名曲,都可以起到減壓和控制情緒的作用。

  對於寶典當中的“自我鼓勵”和“意識調節”,蔣主任認為,也是非常有必要。他說,在漢字當中,“忍”就是一個非常形象的字。俗話說得好,“忍字頭上一把刀”,當忿忿不平的情緒即將爆發時,大家都可以用意識來控制自己,並適當進行自我暗示,“戒急用忍”,同時進行自我鼓勵,比如用名人名言來安慰自己,同逆境作“鬥爭”。這些“自娛自樂”的方式,會使人的情緒好轉。

  對付煩惱減壓有妙招

  “寶典”在第五章“賽前心理準備環節”,對運動員如何調控自身情緒,提出了幾個招數:

  • 意識調節。當忿忿不平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可進行自我暗示,“戒急用忍”。

  • 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爭。

  • 語言調節。語言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如悲傷時,朗誦滑稽的語句,可以消除悲傷。用“制怒”、“忍”、“冷靜”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

  • 轉移。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

  • 宣洩。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埋在心裡,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說出來或大哭一場。

  • 幽默。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也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

  • 安慰。當一個人追求某項目標而達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理由來安慰自己,就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樣。這不是自欺欺人,偶爾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是很有好處的。

  • 走進大自然。大自然的山清水秀常能震撼人的心靈,登上高山,會頓感心胸開闊;放眼大海,會有超脫之感;走進森林,就會覺得一切都那麼清新。

  給緊張心理減壓

  “寶典”第七章講的是賽後心理恢復,減輕精神壓力的日常放鬆方式有:

  • 打盹:學會在一切場合,如家中、辦公室、走廊、汽車裡打盹,只需10分鐘就會使你精神振奮。

  • 想像:想像一個你所喜愛的地方,把思緒集中在所想像的東西上,並逐漸入境,由此達到精神放鬆。

  • 呼吸:慢吸氣、屏氣,然後呼氣,每階段持續8拍。

  • 擺脫常規:經常試用各種不同的新方法,做一些你不常做的事。

  • 伸展運動:伸展對消除緊張十分有益,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

  安慰法可不是自欺欺人

  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陳建國主任醫師說,環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和制約作用。一般人感到壓抑時,可以採取“五法”來轉移。陳主任解釋說,“五法”就是採用安慰法、轉移法、宣洩法、呼吸法和打盹法來進行治療。

  比如當一個人追求某項目標而達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就像運動員沒有奪得金牌,即使拿到銀牌、銅牌也同樣不簡單,自己可以採用這類方法來安慰自己,這絕不是自欺欺人。      (來源:新華報業網-江南時報)

標籤:【奧運】【體育】【音樂療法】【減壓】【心理素質】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