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和村上春樹的幸福感 | 陽光心靈咖啡網

 

A-A+

海明威和村上春樹的幸福感

2014年07月04日 人格心理學 暫無評論 閱讀 106 ℃ 次

 

最近在讀《巴黎評論•作家訪談Ⅰ》,不怕大家笑話,這本書除了當文學訪談來看,我還把它當作勵志書來認真研讀。裡面有十六位作家,我喜歡的作家訪談依次是海明威、村上春樹、帕慕克和斯蒂芬•金,可以說他們是我的勵志偶像。

首先他們都嚴於律己,自我約束性極強。如果你看過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你會以為海明威是那種虛張聲勢、酗酒莽漢的形象,但是事實上,從這本書的訪談內容,你可以看到他是一個非常自律、勤勉、坦誠和可愛的人。

海明威習慣站著寫作,還採用現在非常流行的筆記本圓夢計畫來監督自己。“他把每天的工作進程記錄在一張大表格上——‘以防自欺欺人’。這張工作表用包裝盒側面的硬紙板製成,立在牆邊,上面懸掛著一個小羚羊頭標本。表格上的數字代表每天產出的文字量,從450、575、462、1250,到512。高產的日子定是海明威加班工作,免得因為第二天要去海灣小溪釣魚而內疚。”看看,簡直就是自律又賣萌的勤奮大叔啊!斯蒂芬•金說,我認為你要盡可能每天都工作,這很重要。被問今天上午寫了嗎?他老實答,我寫了四頁。就只有這麼多。

很多人會以為作家或者其他藝術家都是晨昏顛倒、吸食大麻、夜夜醉酒,從混亂的生活中迸發靈感,實際上他們往往自律、勤奮又孤獨。斯蒂芬•金曾經倒是又酗酒又吸毒的,不過為了不毀掉自己的寫作生涯,他現在都戒掉了。這事兒他說得很有趣,“我早上會跪倒在地,說,主啊,幫助我不要想飲酒嗑藥。晚上我會再次跪下來,說,感謝主,我不需要飲酒或者嗑藥。”

海明威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每天早上天一亮我就動筆,沒人打擾;清涼的早上,有時會冷,寫著寫著就暖和起來。”他往往從六點寫到中午就停筆,然後做點其他的,比如運動、閱讀和玩樂。我大愛他形容寫作的充實快感,“停筆的時候,你好像空了,同時又覺得充盈,就好像和一個你喜歡的人做愛完畢,平安無事,萬事大吉,心裡沒事,就等第二天再干一把,難就難在你要熬到第二天。”

比海明威更自律,作息更嚴格的要算村上君了,“當我進入一本書的寫作階段,我會在早晨4、5點鐘起床,工作五至六個小時。下午的時候,我會跑步十公里或者遊泳一點五公里(或者兩樣都干)然後讀一會書,聽聽音樂。我晚上九點鐘就寢。我每天重複這種作息,從不改變。這種重複本身變得很重要,就像一種催眠術,我沉醉於自我,進入意識的更深處。不過,要把這種重複性的生活堅持很長時間——半年到一年,那就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和體力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寫大部頭小說就像救生訓練一樣,體力和藝術敏感性同樣重要。”

相比前兩位,帕慕克簡直就是作家中的自律狂。他在家無法寫作,“所以他每天都走出家門到自己寫作的地方孤獨地工作十個小時。”他說自己是就像一名職員一樣工作“每天早晨,我都跟妻子告別,彷彿去上班一樣,離開家門,走上幾個街區……”

標籤:【幸福感】【作家】【熱情】【執著】【自我約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