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給我們一生的影響
自卑的人總感覺處處不如別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不行”、“我沒希望”、“我會失敗”等話總是掛在嘴邊。自卑的人往往自尊心極強,自卑與自尊經常會發生衝突,這種衝突會造成極其浮躁的心理。
誰都曾有過自卑的念頭,但千萬不要讓這種危險的念頭主宰了你,你要相信,你會戰勝自卑的。
1951年,英國人弗蘭克林從自己拍得極為清晰的DNA(脫氧核酸)的X射線衍射照片上,發現了DNA的螺旋結構,就此還舉行了一次報告會。然而弗蘭克林生性自 卑多疑,總是懷疑自己論點的可靠性,後來竟然放棄了自己先前的假說。可是就在兩年之後,霍森和克裡克也從照片上發現了DNA分子結構,提出了DNA的雙螺 旋結構的假說。這一假說的提出標誌著生物時代的開端,因此而獲得1962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假如弗蘭克林是個積極自信的人,堅信自己的假說,並繼續進行 深入研究,那麼這一偉大的發現將永遠記載在他的英名之下。
自卑會導致失敗,這是顯而易見的。那麼,自卑究竟是什麼呢?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一個自卑的人往往過低評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質,總是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處比,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慚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不思進取,甚至沉淪。
自卑的人,大腦皮層長期處於抑制狀態,而絕少有歡樂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轉換,中樞系統處於麻木狀態,體內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調動,無法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同時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也因此而失去常態,有害的激素隨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從而使人的生理過程發生改變,出現各種病症,如頭痛、乏力、焦慮,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早生白髮、面容憔悴,皮膚多皺、牙齒鬆動、性功能低下等徵兆。也就是說,自卑這種不利於健康的有害心理,促使你在人生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己衰老的進程。
